close

續上次插畫是否只能當綠葉的話題,
這幾天我看一些繪本,它們讓我有一種感覺--插畫仍是要像個畫--。

插畫若是一直用在廣告的效果上,它實在很難變得值錢,
而且,在廣告用圖上總會被要求更細緻的筆觸(至少台灣目前是這樣),
就算不被要求如同相片一般的寫實,通常也必需俱備現實的比例與光源……等等。

可是,繪畫不同於相片的特別之處,在於它是虛搆的、不存在的東西,它應該被付予更多的可能性。
畫中能有超凡的場景,特殊的裝飾或打扮,甚至不合常理的光源、線條、色彩、人物比例……等。
這讓我覺得Q版的人物比寫實版的更有價值。

畫就是要像個畫,若是極力要求寫實,倒不如拿相片來改,
相片人物稍作變化去掉肖像權的問題,配上特殊服飾與裝備,再把他放到一個奇異的場景,
它便是一張寫實又夢幻的畫作了。

也許,身為插畫家會說:我不屑作這樣的事。
還是回到現實中吧!竼谷的畫肯定不是因為它很寫實而有價值的啊!
與其作這樣的堅持,倒不如下點功夫讓自己畫俱備個人獨特的風格。

一張寫實的畫,我們畫多少功夫在調整光源、線條,
明明已經是張美美的畫作了,我們還得上面刻畫好幾個小時,
我們愈是讓它寫實了,卻像是努力地讓他變得沒價值……,這真是個弔詭的現象。

反而是那粗粗糙糙包留畫的線條,人物不求精細忽略肌肉線條的細長手腳,
圓圓頭、瘦瘦的身子配上幾合圖形般的服飾,光源的只要求大概,
這樣的畫卻顯得很值錢,這也讓看畫的人更願意細細地去品味畫的內容,
而不再只是一直讚嘆它的細緻與華麗。

插畫家不知道為了什麼奇特的情操,硬是要把一幅有味道的畫作變得華麗卻顯得無味呢?
明明簡單就能創造出來畫的價值,卻企圖花大把時間把它的價值抹殺掉,
然後,再來抱怨市場行情一直被搞壞掉了!


以上純粹個人意見與大家分享,若有不同的看法,也歡迎賜教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憶逸 的頭像
    憶逸

    抽體具象討論網

    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