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抽體具象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抽象的概念就像麻痛癢一般難以描述,再多的文字表達都不如當事人的一次經歷。有沒有一種可能,我們先把抽象的概念定義好,先讓人們先體會這些的定義元素,接著,由定義的元素經過一番運算後,他們能夠理解並體會到其它的抽象概念呢?

能否,讓盲人感受到光,讓聾人感受到聲音呢?

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

註:讓智慧到達彼岸的路徑。

文章標籤

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萬物都是霧狀的能量體,包括人類及時間都是能量。

  就單一人類個體而言,他的能量遍佈在整個宇宙,接受著宇宙各種訊息並成長著,在這個單一意識體身上,有97%的資訊他自己不知道,因為他沒有受器去感知它,只有 3% 的訊息他自己曉得,於是,他用這 3% 的知覺架構他對世界的認知。其實,他把所有得到的訊息全都回報給「總體」,讓總體足以決定「下一步」的方向;這個總體它代表著萬物及所有的生命的意識,也代表著宇宙的規則。

文章標籤

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理上的左右腦是完全分開的個體,之前是流質性的化學物質及神經突觸;心理上的左右腦也是分別自獨立思考,關心著它們個自感興趣的事物。

當一個人的語言形成之前,此時是右腦為主腦,它以畫面為主要記憶內容,對於圖像、音樂、味道……等感官知覺較為敏感,也較能記住一些經驗中的細節,此時期的人的繪畫較能掌握圖像細節。

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