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上一代的的產品往往強調便宜耐用,然而,現代在利益掛帥的下考量下,很多製造業的行銷策略,已經變成「如何將昂貴且不耐用賣出去」。只要善用媒體帶風向,洗腦消費者只是小事一樁,於是環保成為各大財團的首選題材。
  不能單看使用環節的能耗,必需以整個生命週期來考量節能,也就是從製造到回收銷毀的整個過程來評估產品的能耗。產生同量的光,在消費端確實獲得些微地節能,卻在製造端大大地耗能,這樣能算是環保嗎?
  單看LED的發光環節確實是省電,但若將市電降壓恆流給的過程一起考量,它仍是只在耗電發熱呀!
  廠商們曾經很單純有良心地只賣LED燈 (例如:T5燈管),那時還能免強還能稱它為節能環保,不過,不久後他們就發現便宜的消耗品沒有營利操作的空間,於是考慮將燈座連同燈泡一起賣;其做法就是把燈座裡的材料全都塞進燈泡(燈管)裡;於是,三十元的燈泡變成一百多元,而一百多元的燈座變成三十元。
  燈泡裡有多了許多材料,如:二極體、三極體、電路板、線圈及好幾顆電容,這些電子元件原本可以用上十幾年都不會壞,而今卻都成了消耗品,當中還包含許多難以回收的材料。此外,電容內含有紙,一顆顆必需砍樹的燈泡,居然可以跟環保扯上關係?換句話說,工廠每年都多製造許多的燈座供消費者丟棄,這些製造原本是不需要的,而今在卻成了常態。以地球的角度來看,這種節能反而更耗電。
  同樣的做法也被套用在節能車與手機上,由於「不耐用」成為製造業的設計重點,於是,換電池的時候等即是換設備的時刻。「只要好好保養,十幾年的車也能像新車一樣好開」這句話即將成為傳說。為了多剝消費者幾層皮,未來的車子恐怕很難活超過十年了。又不是發現了什麼新的電池製造技術,而現今的電池一點兒也不環保,全世界強推電動車所衍生大量電池需求,簡直就是「打著環保的旗幟在破壞環境」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環保 省電 電動車 led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憶逸 的頭像
    憶逸

    抽體具象討論網

    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