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在說到「穩定6C」前,我想再補充一些常見小技巧。其實,穩定6C不是一個方法,應該算是許多技巧的搭配應用,熟練愈多技巧自然就會愈穩定,甚至不只6C而超越6C。

  不過,我仍是想提供一個比較系統性的6C轉法,我將它稱為「井內安窗繞大盤」!

註一:我不提供斜轉技巧,換句話說,我的路線裡沒有斜轉。當然,我也知道若路線中搭配斜轉會短很多,可是,不曉得是我手指太粗還是動作太慢,總是無法有把握地讓每次斜轉都成功,所以暫不考慮囉!有需要的就自己練吧!

註二:我不會使用原地轉兩圈,因為這個動作容易造成「意外斜轉」,因此我盡可能地採取讓它就地小疊珠的方式!(附帶一提,田字內轉兩圈等於是恢復原狀哦!)

  之前寫的「基本三連法」與「井窗內轉法」,目的是要盡可能地不要動到太多周圍的珠子,企圖在最小的範圍分別完成1C、3C、2C。不過,話說回來,井窗內轉法並不太實用;一來,並不是每個盤面都有井窗,二來,分析井窗太花時間,它只是當作是在關鍵時刻多一種分析盤面的方式,讓自己更有把握地依序把三連一一完成。

  在說「井內安窗繞大盤」前,先說一下前置小技巧:

  相信大部分的人通常不會想太多就開始轉了,這樣就得熟練一些臨機應變的技巧啦!通常我們會把「三連」由外而內地擺進去,因為排好的三連若在外面(所謂的邊邊轉)比較不會擋到路線,才不會把手指頭「關廁所」了。

技巧一:橫直變換

  首先,轉好「三連」,此時手指會在「三連」的什麼位置很重要,若是在三連的兩端(例如轉好「斷」)其實是很好的,因為此時手指可上可下也可沿著三連左右移動到其它地方。如下圖:

三連端點留指  

  若是手指會停在三連的兩側,最好事先想好讓手指停在靈活的那一側,不然恐怕得破壞掉已轉好的三連才能到另一側囉!下圖中,指2較指1靈活,指3又比指2靈活。由此可以見得,三連靠邊會讓空間更好運用!

三連側邊留指

  「直橫變換」就是要把手指強渡到另一側的一種方式,在手指渡到另一側的同時,順變把擋路的三連換個方向罷了!不過,這個方法會動到很多附近的珠子,因此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把變換後的「三連」靠邊,因為三連一旦靠邊,那麼附近的珠子就會被擠到我們手指的這一側,方便我們繼續利用這些珠子。關於直橫變換如下圖:

  橫直變換1  

上例手指關在右側,結果變換後卻關在上側,變得不好,看看下例有沒有比較好:

橫直變換2

發現步驟稍稍變一下,手指就靈活多了,也沒多步數唷!但若再讓變換後的三連「靠邊」會怎樣呢?

橫直變換3  

上例中雖然動到較多的珠子,不過珠子全被擠到手指可以掌控的這一側了,我們可以靈活運用這些珠子應該會比較好!

技巧二:田字轉圈

  田字轉圈是個大家常用的小技巧,現在只是整理一個好記的方式,因為若沒這樣先熟練下來,臨時要轉圈時常常順逆時針方向弄錯,於是又得再多轉個兩圈會很浪費時間的!記法就是轉圈時手指碰到的第一顆珠子即是對角珠最後的落點!也就是記住對角珠,就等於知道剩下兩顆最後的位置了!下例中,順時針轉為中圖,逆時針轉為右圖:

田字轉圈  

技巧三:井內安窗

  九宮格內若有兩色珠各三顆,我們打算將這兩色珠完成2C並靠邊,這樣的作法就是井內安窗。而此時我們只要專心把其中一色做好三連靠邊,那麼另一色會變得非常容易轉,因為另一色肯定是四L的其中一形(六格內有三顆同色珠,一定會是L)。這麼一來,就完成2C了!

  換句話說,這不是一個井(井的九宮內需三色三組完成3C),它比井更容易發現與完成。看一下例子吧!

井內安窗1  

井內安窗2 井內安窗3  

上面三個例子,我們只是專心地把1、2、3連成一線,剩下的方塊肯定會變成L,很容易再連成一線!


最後技巧就是「繞大盤」啦!!

  完成井內安窗後,會把那九宮格的三雜珠擠到剩下的三格裡,此時將這三格與旁邊的六格在合成一個九宮格,再作一次井內安窗,重複動作我們一定可以作三次甚至四次這樣的動作,也就是說,肯定會有6C(除非同色珠太多)。此時還剩12格還沒動到,若能在這裡面完成1C,總共就有7C囉!

 

繞盤面  
上圖中,我們都是依序在紅、綠、藍的九宮格內「靠邊」完成2C,轉完6C後仍有很多空間可利用,若轉速夠快的話可試著再做1C。


  附帶說明:

  一般在盤面上看到六個「一斷四L」(以下簡稱L)時,通常可以確定轉到6C,可是若盤面沒有那麼多L時怎麼辦?其實不用擔心,因為有些L會在轉珠的過程「冒出來」。若稍微分析路線,若是覺覺不會有新L在轉珠過程中冒出來,只好試著在路線上新增L,新增L以小動作(直線、橫線、轉圈)為佳,小動作可以一開始就做或是在過程中做,一開始就在盤面上劃線或轉圈並不會花太多時間,接著把所有的L都完成即可。或許小動作會破壞掉原本既有的L,但若是原來的L只是變形成另一種L,那就不算是破壞囉!看以下例子是一開始小動作做新增L,下圖中,簡單動作就能讓黃、紅、紫、藍都變成L了:

新增L  

  如果以上的方法仍不夠,就得觀察「有沒有同色珠正好是在上下方」,這樣的觀察是為了要做「小疊珠」,因為小疊珠能夠省步數,把不夠的C數寄放在下一次的落珠結果中。甚至,個人覺得做小疊珠比增加L更好,因為增加L的動作常常會弄得手忙腳亂的,來不及轉完預定的路線!

附上一個窗井範例:

窗井示範1

上圖中紅色虛線是個「劣窗」,綠色虛線是個「劣井」拿著黃珠子依白色路徑可以依序把窗跟井完成,這樣就有5C了,接著把黃珠子擺到左下方,可完成6C。

窗井示範2  

但若預先知道落珠後會變成上面左圖這樣,我們可以在一開始就拿黃珠順手勾一下上面的紅珠子作個小疊珠,其餘的路線都相同,這樣會多1C,變成7C哦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穩定6C 井內轉珠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憶逸 的頭像
    憶逸

    抽體具象討論網

    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