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以攝影來說...打光可以分為一般常見的學名:


1.顯瘦光:適用於側臉,光線打在離境頭比較遠的側臉上,
也就是說要讓鼻子的陰影落在臉上,這樣可以把臉變的比較瘦小。

2.顯寬光:適用於側臉,光線打在離鏡頭比較近的側臉上,
也就是說臉上大面積受光,幾乎沒有陰影,這樣臉會看起來比較豐滿。

3.蝶型光:由頭頂前方45度打光,整張臉的受光很均勻,
臉頰的正面會出現類似蝴蝶形的亮面,臉頰會顯的比較瘦,鼻子比較有陰影。

4.林布蘭光:十七世紀的畫家林布蘭愛用的光線,是"顯瘦光"與"蝶型光"的綜合打法,
由頭頂的斜上45度照下,使得受光顴骨會有一塊三角形的亮面,
是動漫中很常見的光線打法。

5.均分光:從人物的後方約45度照射,讓人物剛好一半受光一半是陰影,
是屬於強烈對比的手法,通常用在深色背景中。

6.夾光:在人物的兩側45度都打上柔光,臉部大面積受光,
類似順光,但是比順光更有體感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註:

順光:光線正面照到人物上,類是閃光燈的效果,
臉部雖受光均勻,但是缺乏體感與氣氛...光影不好看。

半側光:光線45度正面照在人物上,人物體感好,
亮面是亮面,暗面是暗面...是常見的光線打法。

側光:光線由左或是右照在人物上,可以提高人物陰影對比,
一半亮一半暗,適合呈現出比較有個性的情況。

半逆光:由後方45度照在人物上,此時人物臉部幾乎都是陰影,
但是頭髮的與身體的邊緣,會有很強的亮度,類似明星出場,或是神仙降臨...

逆光:光線照在人物背後,人物幾乎是黑的...就像是剪影的效果般,
適合用在特殊情況,營造肢體魅力或是神祕感....

頂光:從正上面照下來的光,類似人物站在日光燈管正下方,
會在臉部上留下難看的陰影,是室內拍照不好看的主因...

底光:由下往上打的光,底光違反視覺經驗,但可以營造恐怖的效果。

資料來源網頁:http://expert.lccnet.com.tw/zone/viewthread.php?tid=40101&extra=&page=1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打光 拍照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憶逸 的頭像
    憶逸

    抽體具象討論網

    憶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